“人命關天,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。這必須作為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?!绷暯娇倳浀闹匾甘?,高屋建瓴,必須貫徹始終。2015年,站在新的起點,瞄準“根本好轉”,讓我們堅持在預防和治本上下更大功夫,更加注重運用科技的力量堅守安全紅線。
現實千變百化,理論綱舉目張。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認為,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、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。其中,科學技術是最活躍的生產力,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??萍荚醋匀说陌l展,又能反過來服務人、保護人、發展人。同理,抓安全生產,本質上就是在解決發展中的矛盾。促進安全發展,抓住科學技術和人這兩大要素,就能做出一篇錦繡大文章。
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黨組高度重視安全生產科技工作。早在2013年7月,楊棟梁局長在《求是》雜志上撰文《始終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》,提出“加強科技支撐和教育培訓,把安全生產建立在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基礎上”。他還強調:“安全生產工作要取得突破,首先要在科技工作上取得突破?!币幌盗写胧┚o鑼密鼓、穩步推進:強化頂層設計,找對發展路徑;構筑支撐平臺,增強內生動力;深化“四個一批”,加快科技創新;培育安全產業,提升保障能力;健全工作機制,助力決策落地……用科技力量堅守安全紅線,成效明顯,經驗可貴。
不久前召開的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強調,2015年要建立完善重預防、抓治本的長效機制。斬關奪隘、攻堅克難,必須讓科技發揮更大作用,把科技進步與技術創新作為促進“根本好轉”的不竭動力。
為此,要將科技工作擺位更高?,F在有些地方和單位,抓思想重而又重,抓科技少之又少。前者是在抓人的覺悟,把住靈魂的總閥門,當然極端重要。但光靠意識是不夠的,主觀能動性取代不了客觀條件,更何況人難免會犯錯,神仙也有打盹的時候嘛!就安全生產而言,自然的陰晴冷暖,場所的大小開閉,員工的喜怒哀樂,管理的松嚴疏密,都事關成敗安危。搞嚴防死守、人海戰術,能防一時,難防一世。要控制乃至消滅事故、減少乃至杜絕傷亡,最保險、最管用的是科技。人防不如技防。不僅萬無一失,誤操作也能轉危為安,這才是“本質安全”。
要持續提升整體水平。必須看到安全生產科技基礎依然薄弱,貢獻率依然偏低,支撐保障能力仍不能滿足現實需要。為此,從宏觀層面,要理順安全生產科技管理體制,完善相關經濟政策,暢通中央財政投入渠道,引導各地在安全生產專項經費中加大科技費用比率。從實施層面,要加快“四個一批”項目實施,加強科研基地和人才隊伍建設,大力推廣應用先進適用的技術裝備,發揮物聯網和大數據等在事故預防、預測、預警中的作用,進一步提升安全科技水平。
近年來,隨著科技飛速發展,一系列新技術、新工藝、新材料、新設備廣泛應用,企業的機械化、自動化、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。像陜煤化黃陵一礦的無人化開采,就從本質上實現了安全生產,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。像這樣的成果還在不斷涌現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:“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,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?!苯裉?,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,更是安全生產的第一保障力。讓我們向科技要安全,吹響“科技強安”的沖鋒號,讓安全發展的步伐更加矯健,早日實現安全生產形勢的根本好轉。